单东阳,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检修一班班长,在变电检修岗位上一干就是25个年头,他获得了“河北省能工巧匠”、“石家庄市金牌工人”等称号。此外,“单东阳创新工作室”提出了“3+3”工作法,实行“三化”机制,取得100余项创新成果。其中6项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,1项成果荣获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,1项成果荣获河北省十佳职工先进操作法,8项成果荣获河北省电力公司技术创新成果奖项。
■检修工作的“活字典”
“你们看,今天故障的原因就在这里,微动开关接触不良导致了ZN65型开关不能储能。”只要有单东阳在现场,工友们就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,再难查的故障都可以迎刃而解,同事们经常笑称他为检修工作的“活字典”。
“时间长了,并且每天都和这些设备打交道,它们的小病小灾,应该能诊断个八九不离十吧。”对于记者的惊讶,单东阳有些谦虚地解释着。
随着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,单东阳管辖的设备更是呈级数增长,203座变电站,超过5万台设备,他都如数家珍。2010年7月的常山站迎峰度夏期间设备严重受损,顶着38℃的酷暑,连续奋战5个昼夜,恢复供电;2011年4月红光站进行10kV开关柜改造,历时2个多月,克服各种困难,圆满完成改造任务;2013年连续奋战3个多月,完成了石家庄市区内首个110kV智能化变电站的改造。担任班长的14年,他累计工作时间超过3700天,单是2013年,他就负责组织消除各类设备缺陷200余项,全年共计进行变电站现场检修268天。
■创新实践的“领头羊”
众所周知,电力作业对安全性要求很高,性命攸关,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粗心大意,防护措施一定要无限精细。但是,电力设备检修时很多时候由于作业空间狭小,很多防护心有余而力不足,为此,聪明智慧的电力人开创了诸多新方法新工具,既保证了作业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,两全其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