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天,东阳城区人民路与汉宁路相交的十字路口正在施工,自人民路与吴宁东路路口精细化管理试点运行两个月后,东阳交警正逐步推开“二次过街”模式。

      试点两个月效果挺理想汽车、电动自行车、行人,十字路口一窝蜂过街,容易发生事故。以往单纯利用人工劝导时,市民不喜欢“被人管着”走路,收效甚微。

      去年,金华交警首先提出了路口精细化管理的概念,把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管理摆在更突出的位置,推行非机动车二次过街,实现人车分离,逐渐形成一个完善路口精细化管理模式。两个月前,这个模式被东阳交警借鉴,应用在了城区人民路与吴宁东路的交叉口。

      “这两个月就发生了一次事故,还是因为电动自行车闯了红灯。”在这个路口站岗的民警吴小芬有最直观的体会。住在附近的市民蒋为民也有相同的感受:“等红绿灯的时候,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分开,不混杂在一起了。”

      “二次过街”亟待普及路口精细化管理看起来有些复杂,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。红色的区块是为行人过街准备的等候区,绿色的区块是为左转弯非机动车二次过街准备的“中转区”。

      “精细化管理的路口,行人过街等候区前移到马路上,缩短过街时间,这个很好理解,执行得也不错。”东阳市交警大队城区一中队中队长包海军说,试点两个月,左转弯非机动车二次过街的理念还需要普及得更深入一些。

      左转弯非机动车二次过街,目的是让机动车、非机动车、行人在通过路口时,严格分流、各行其道,减少三股交通流之间的相互干扰,以解决路口乱象。

      这样确实更有序、更安全,但普及有难度。记者在路口观察时发现,尽管路口每个方向都派驻了协警负责现场疏导及讲解,但不少骑电瓶车、自行车的市民,仍习惯性地按照旧有的方式穿行。一些市民在一次讲解后,依然不能马上理解意图。

      在路口精细化管理中,非机动车靠右边车道行驶,在十字路口左转,要先直行进入绿色等待区,等下个绿灯亮起,再左向直行,相当于走了一条折线实现左转的目的。